时间: 2025-04-24 23:0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7:04
成语“孜孜无怠”字面意思是“勤勉而不懈怠”。其中,“孜孜”形容勤奋、努力,通常指在某项工作或学*上不断地付出精力;“无怠”则表示没有懈怠、没有松懈。整体而言,这个成语强调一种持之以恒、勤奋努力的态度。
“孜孜无怠”出自《论语·雍也》,原文是“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世学者在解读时引申出对君子勤勉不懈、持之以恒的赞美。尽管成语本身并不直接出现在经典文献中,但其精神和背景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中对勤勉和坚持的重视。
该成语可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孜孜无怠”在*文化中体现了勤奋与努力的重要性,尤其在儒家文化中,勤勉被视为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和学术环境中,强调持续努力与学的重要性。
该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动力的情感反应。它联想到那些不怕辛苦、勇于奋斗的人物形象,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常常用“孜孜无怠”来激励自己。在准备考试时,我每天都制定学计划,尽管有时感到疲惫,但我始终提醒自己保持努力,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孜孜无怠”:
晨曦初露,书声琅琅,
孜孜无怠,志在四方。
路途漫漫,心无挂碍,
奋斗拼搏,方显辉煌。
在英语中,“diligent”或“indefatigable”可以作为“孜孜无怠”的对应表达。这些词同样强调勤奋和不屈不挠的努力,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勤奋的重视。
通过对“孜孜无怠”的学,我认识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这不仅在语言学中适用,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起到激励作用。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勤奋和坚持都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贵而好礼,怡寄典坟,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乃撰《四部要略》。
《清史稿·林则徐传》:“孜孜无怠,以靖边疆。”
《明史·海瑞传》:“孜孜无怠,以正风俗。”
《宋史·岳飞传》:“孜孜无怠,以报国恩。”
《晋书·王导传》:“孜孜无怠,以辅王室。”
《后汉书·光武帝纪》:“孜孜无怠,以济群生。”
[梁武帝]勤于政务,~。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