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57:03
成语“麇至沓来”字面意思是“麇(群)聚集而来,接连不断”。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或事物源源不断地来到,常用于形容来访的人很多,或事物的流入频繁。
“麇至沓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其中提到“天涯送君远,麇至沓来频”。成语中的“麇”原本是指一种动物,形容数量多而聚集的情形,后来引申为人或事物聚集而来。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描绘。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绘来访的人数众多,或某种事物频繁出现的情况。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宾客盈门、热闹的场景;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形容朋友聚会、活动参与者众多等情境。
同义成语: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反义成语: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在**传统文化中,热闹的场景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着繁荣与兴旺。成语“麇至沓来”反映了人们对社交和热闹氛围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聚会文化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频繁,这一成语的使用频率也在上升。
“麇至沓来”给人一种热闹、繁荣的感觉,联想到朋友聚会、节日庆典等愉快的情景。它能够激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大型的同学聚会,许多老朋友都到场,场面热闹非凡,正是“麇至沓来”的真实写照。那种久违的团聚感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在一次文学创作中,我写道:“春花烂漫,游人如织,麇至沓来,似乎连那海风也因这热闹而欢笑。”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场景的活力,也传达了春天的生机。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用“a steady stream of visitors”来形容人流不断,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照,但意境相似,强调了数量的持续和繁忙的状态。
通过对“麇至沓来”的学,我认识到该成语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数量的词汇,更是反映社会交往和文化氛围的重要表达。在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这样丰富的成语,能够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趣。
自登甲科、入仕版,蛇神牛鬼麇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