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2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9:27
“万国来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众多国家前来朝拜”。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国家的使节或代表前来朝贺、交流,通常用于形容古代帝国的强盛与繁荣。
“万国来朝”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特别是与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对外关系有关。常被用来描述古代帝王的威望,如汉朝、唐朝等时期,众多周边国家的使者前来拜见,表达对其统治的尊敬和臣服。这一成语也可以与《史记》、《汉书》等古代史书中的相关记载相联系,反映出古代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该成语常用于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讨论,尤其在描述某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时。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万国来朝”不仅体现了古代**的中央集权和外交政策,也反映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仍然可以用来描述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
该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荣耀感,令人联想到古代强盛国家的辉煌时刻。它也带来一种自豪感,尤其是在谈论国家的成就和国际地位时。
在一次关于历史的课堂讨论中,我提到了“万国来朝”,强调了唐朝时期的开放和包容。这一成语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使我的发言更具说服力。
在一首描写古代盛世的诗中,我尝试融入“万国来朝”:
繁花似锦镇四方,
万国来朝共此旁。
盛世长歌声势壮,
华夏风光映日光。
在英语中,与“万国来朝”相近的表达是“the world comes to pay homage”,同样用以形容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但在不同文化中,这种表述的语境和具体历史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万国来朝”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在交流时能够更具深度和广度。
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一回:“~纳进奉,朝出贤臣刘墉:出口成章合圣明,这才亚似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