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9:45
成语“万夫不当”的字面意思是“万个人都无法抵挡”。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某种力量或气势非常强大,单凭一人或少数人无法抵挡或对抗。通常用来形容英雄豪杰的威力或某种强大的气势。
“万夫不当”出自《左传》,原文为“万夫之敌”,形容某个人的战斗力或威望。这个成语最初是用于形容勇士在战斗中无敌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某种势力或气势的强大。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英雄与豪杰的形象常常被赞美。因此,“万夫不当”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力量,也反映了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表现卓越的人物,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激昂的情感,联想到英雄、胜利和力量。它能够激励人心,使人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尤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增强信心和决心。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与团队项目时,面对巨大的压力,我们团队的合作与努力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用“万夫不当”来形容我们的团队精神,强调集体的力量。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万夫不当”:
千军万马逐云飞,
豪情万丈势如雷。
英雄气概无可挡,
万夫不当一声威。
在英语中,“unstoppable force”可以与“万夫不当”相比较。虽然两者都强调不可抵挡的力量,但“unstoppable force”更多地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的,而“万夫不当”则常常与个体的英雄气概或团队的力量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万夫不当”的学,我体会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力量的描述,更是对坚持与勇气的赞美。在语言学中,它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更生动地传达某种强大的气势或力量。这个成语激励我在生活中勇往直前,面对挑战不退缩。
《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宋史·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旧唐书·李光弼传》:“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天宝初,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以勇力闻。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
《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项王兵四十万,汉兵十万,项王兵在垓下,汉兵在彭城,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俺左良玉立功边寨,~,也是天下一个好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