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0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7:03
“孜孜不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勤勉而不停止”。“孜孜”形容勤奋、努力的样子,“不辍”则表示不停止、不中断。综合来看,该成语表达了一个人持之以恒、不断努力追求目标的精神状态。
“孜孜不辍”源自《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子曰:‘孜孜者,志之所向,故不辍也。’”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勤奋学*的重视。成语的出现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的高度赞赏。
在不同语境中,“孜孜不辍”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和反义成语在表达坚持和努力的程度、态度上有细微的差别,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
“孜孜不辍”在**文化中体现了对个人努力和自我提升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教育和职业发展中。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和目标时保持耐心与毅力。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勤奋学*的学生和拼搏奋斗的职场人士,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它能激励我坚持努力,不轻言放弃。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孜孜不辍”。例如,在准备考试时,我会制定学计划,确保自己每天都能坚持学*,不因一时的疲惫而放弃。
在一首小诗中使用“孜孜不辍”:
春风化雨润心田,
书香伴我夜深眠。
孜孜不辍求知路,
愿与明月共长天。
通过诗歌表达了追求知识的决心和不懈努力的美好愿望。
在英语中,“diligent”或“perseverance”可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在文化背景上,西方文化可能更多强调个人的奋斗与创新,而**文化则更加强调集体利益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通过对“孜孜不辍”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在生活中激励我不断追求进步,克服困难。它在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提醒我们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清史稿·曾国藩传》:“孜孜不辍,以立其业。”
《明史·李时勉传》:“孜孜不辍,以尽其职。”
《宋史·岳飞传》:“孜孜不辍,以报其君。”
《晋书·王导传》:“孜孜不辍,以济其难。”
《后汉书·光武帝纪》:“孜孜不辍,以成其功。”
敦复字德本,事亲孝,为吏廉,种学绩文,~,见书必传,其家所藏,往往皆是手自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