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34:37
“自相戕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自己相互残害,成为自己的贼”。它指的是人在内部相互攻击、争斗,从而损害自身利益或导致自我毁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团体或组织内部的斗争与内耗,最终导致整体的衰败。
“自相戕贼”出自《战国策·赵策》。其中描述了战国时期赵国与燕国之间的权谋斗争,强调了由于内部争斗而导致的失败和损失。该成语通过历史典故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残酷和复杂性,警示人们在争斗中要注意内部团结。
“自相戕贼”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的传统文化中,团结被视为成功的关键,而“自相戕贼”则提醒人们在任何组织中,内部的分歧与斗争会对整体造成严重影响。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企业管理和团队合作中,强调了避免内耗、促进合作的重要性。
“自相戕贼”给人一种忧虑和警惕的感觉,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警惕可能导致集体利益受损的行为。这种情感反应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合作与共赢的重要性。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一次团队项目因为成员之间的意见不合,导致了最终成果的失败。大家都在争论自己的观点,最终却忽视了共同的目标,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相戕贼”的道理。后来在新的项目中,我主动倡导合作与沟通,确保大家都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在一个故事中,描绘了一群勇士为了争夺宝藏而发生冲突,结果不仅未能获得宝藏,反而失去了彼此的信任。最后,在一场共同的敌人面前,他们意识到“自相戕贼”的危害,决定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最终获得胜利。
在英语中,可以用“cutting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因愤怒或报复而做出对自己有害的行为。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自我破坏的概念,但文化背景和具体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自相戕贼”的学,我认识到在任何集体中,内部的和谐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不应忽视团队的力量与团结的重要性。
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