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2:48
“瞻云就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仰望云彩,追逐太阳”。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象征着追求理想、追逐光明的志向和努力。
成语“瞻云就日”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为“瞻云而就日”。庄子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然和人性的和谐,借此成语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常常用“瞻云就日”来描绘人物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努力。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来鼓励听众积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瞻云就日”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理想与追求的重视。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词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这种追求理想的精神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时,鼓励人们不断向前。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追梦人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快乐。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过因为追求理想而付出努力的经历,比如在学*上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拼搏,这种“瞻云就日”的精神让我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写道: “云中寻梦影,日下逐光影。 瞻云就日行,志向永不停。”
在英语中,“chasing dreams”或“pursuing ideals”可以作为与“瞻云就日”相似的表达,强调对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文化中,许多地方都有表达追求理想和光明的成语或短语,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通过对“瞻云就日”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语,它承载了追求理想、勇于探索的文化精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鼓励我在面对挑战时始终保持信念与动力。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文选·班固·典引》:“是以高光二圣,宸居其域,时至气动,乃龙见渊跃,拊翼而未举,则威灵纷纭,海内云蒸,雷动电熛,胡缢莽分,不谋同会,侠卿之臣,据非其地,秬鬯之主,逾其窟宅,天命人事,其亡斯矣。”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品物咸亨,山川降灵,神光耀晖,洪洞朗天,凤皇来仪,翼翼邕邕,群鸟并从,八方凑集,飞鸣鼓琴,其音协谐,神雀仍集,百鸟共翔,可谓巍巍荡荡,无得以称者矣。然主上犹以沉恩之未广,惧思之未深,是以原野不辟,而盘于游畋,宫观不崇,而耽于晏安,是以臣等干犯忌讳,辄陈狂瞽,虽不足补益万一,庶几主上粗有所闻,知臣等心所谓危,言之得矣。”
《文选·陆机·辩亡论下》:“是以忠臣竞尽其谟,志士咸得其义,莫不瞻云就日,乐职劝功。”
《文选·潘岳·西征赋》:“心翘懃以仰止,非灵根之自植。虽一日之未替,岂瞻云就日之足恃。”
《左传·昭公四年》:“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故天子祀之,诸侯祭焉。今陪臣执政,非能如天子之有天下也,而敢有女之为?其敢有女之为!是以瞻云就日,非其分也。”
是以一时智谋之士,英杰之俦,无不~,望风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