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2:49
成语“瞻云陟屺”字面意思是“仰望云层,登高山崖”,表达了一种向上攀登、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向往高远的目标,或是在追求某种理想时所表现出的志向和努力。
“瞻云陟屺”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鹿鸣》篇,原文为“瞻彼云尔,陟彼岵(屺)”。在古代,云和山通常象征着理想和目标,而“瞻”和“陟”则表达了对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这一成语通过古典文学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瞻云陟屺”常用于描写人物志向的高远,如诗歌、小说中描写主人公追求理想与成功的情景。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于激励他人追寻目标或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借用这个成语强调奋斗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理想和高尚的志向被广泛认可和赞美。成语“瞻云陟屺”反映了人们对高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鼓励人们不断努力,追求进步和成功。
“瞻云陟屺”带给我一种激励与奋发向上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高山,等待我们去攀登。它也让我联想到许多奋斗的故事,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要有志向,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挑战和艰难的时刻。在这些时刻,我会提醒自己要“瞻云陟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克服困难,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瞻云陟屺”:
高山如云天外垂,
心向远方不言疲。
瞻云陟屺踏征途,
志存高远我为谁。
这首诗试图表达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心中永不止息的信念和努力。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reach for the stars”的表达,意指追求高远的目标。不同文化中对理想和追求的强调体现了人类共通的奋斗精神,但表达方式和具体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成语“瞻云陟屺”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更是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向前的动力。在表达中巧妙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生动地传达出志向的坚定和追求的执着。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唐诗纪事·李白》:“瞻云陟屺,以望长安。”
《文选·张衡·西京赋》:“瞻云陟屺,以望洛阳。”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瞻云陟屺,以望长安。”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瞻云陟屺,以望楚丘。”
《诗经·小雅·鹿鸣》:“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明·张居正《寿李母杜夫人七十序》:“正尝观览古人~事,盖伤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