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46:53
成语“陟遐自迩”字面意思是“高升的遥远与低下的近处”,引申为从遥远的地方到近处的变化,强调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从高处到低处,或从远到近的过程。
“陟遐自迩”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陟遐自迩,知所先后。”这句话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要有前后之分,要从远处和近处进行全面考量。该成语反映了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强调对事物的全面理解与把握。
“陟遐自迩”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陟遐自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全局和局部关系的重视,强调在决策时要考虑到远近、大小、轻重等不同的因素。在现代社会,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尤其在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商业管理中,强调全面分析与判断的重要性。
该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深思熟虑,体现出一种智慧和策略的运用。它让我联想到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如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避免偏颇的判断。
在我参与一个团队项目时,我们的目标是策划一个大型活动。我们在讨论时,运用了“陟遐自迩”的思维方式,既考虑了活动的长远影响,也关注了活动的具体细节,确保了策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在古老的山间小道上,行者们“陟遐自迩”,一步步走向那遥远的山顶,既追寻着心中的理想,也不忘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生活的意义恰在于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look at the big picture”,强调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事物全面理解的重要性。
通过对“陟遐自迩”的学,我体会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全面理解和分析事物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思维方式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将更加注意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以此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岂非积微成大,陟遐自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