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49:44
“行远自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走得远的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其基本含义是强调做事情要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逐步实现远大的目标。
该成语出自《老子》第六十章,其中有“故大国者下流”,后面提到“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意在说明大事须从小事做起,强调了从基础入手的重要性。老子在道家思想中提倡的“无为而治”也与此理念相辅相成,鼓励人们通过小的努力实现大的成就。
“行远自迩”常用于教育、励志和商业领域,强调逐步推进的重要性。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角色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努力。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从小事做起,不必急于求成。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循序渐进的理念根植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特别是在教育和职业发展中,逐步积累经验和能力被认为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行远自迩”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传递出一种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它让人联想到坚持不懈和不断努力的过程,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保持耐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面临过学业上的压力。通过“行远自迩”的理念,我开始将大目标拆分为小的可行目标,逐步完成每一项任务,最终在学期末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行远自迩路漫漫,
小步前行不言难。
心中若有千重望,
踏出第一步最艰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同样强调了逐步实现目标的理念。虽然两者表述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成功需要时间和努力。
通过对“行远自迩”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语言学和生活中,循序渐进的重要性。这不仅启发了我的思维方式,也使我的表达更加清晰和有力。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面对多大的目标,都要从小处着手,逐步积累经验和成就。
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
~,学习要先打好基础,然后再逐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