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45:09
“行不及言”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行动比说话慢”,指某种情况或行为的发生速度无法与言语相匹配。它通常用来形容在行动上有所迟缓,言语上却表现得很积极,暗含一种行动和言辞之间的不协调。
“行不及言”出自《庄子·外物》,原句为“行不及言,故君子慎言”。庄子在书中提到人们在行动上往往不能跟上他们的言辞,这反映了古人对言语与行动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该成语常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言行一致”的观念,强调行动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很多人可能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很积极,但实际行动却滞后,因此“行不及言”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职场和人际交往中。
“行不及言”给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感觉,表达出对那些只会空谈却不付诸实践的人们的批评。它同时也提醒我们,行动比言语更为重要,应该注重实践而非空谈。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位同事总是对项目计划侃侃而谈,但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拖延。这样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行不及言”的含义,也激励我在工作中更加注重执行力,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言语如风随意飘,
行动却慢步难留。
行不及言心自苦,
愿为行者不再愁。
在英语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是“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意指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这个表达同样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对行动与言辞关系的共识。
通过对“行不及言”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的重要性远超于单纯的言语表达。言辞虽美,但行动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时刻保持行动与言语的一致性。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诸兄与弟,当以~为耻,生逢明圣,而一无展布,何以答君父,复友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