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2:50
成语“柔远能迩”由“柔”、“远”、“能”和“迩”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柔和的东西能够吸引远方的事物,进而使其靠近。基本含义强调了柔性、温和的态度或方式在处理远大目标时的有效性,体现出一种通过柔和的方式达成目标的智慧。
“柔远能迩”出自《老子》,其核心思想源于道家哲学,强调“柔弱胜刚强”的理念。这一成语体现了道家对自然法则的观察,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智慧,反映了哲学家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柔和的处世智慧受到高度推崇。尤其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压力,“柔远能迩”的理念依然适用,强调了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柔远能迩”让我联想到温和的微笑和亲切的交流。它传递出一种和谐、包容的情感,激励着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耐心与理解。
在我与朋友的争论中,我曾经尝试用“柔远能迩”的方式,耐心倾听他们的观点,最终得以达成一致,增进了我们的友谊。这让我体会到柔和的力量。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合“柔远能迩”的理念:
微风轻拂柳枝垂,
柔光照耀心海澄。
远方的梦悄然近,
温暖相携共此生。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soft power”的表达,强调通过柔和的吸引力而非强制手段来影响他人。这种思想在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体现了与“柔远能迩”相似的理念。
通过对“柔远能迩”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和交流中柔和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为我提供了更深刻的处世哲学,鼓励我在面对挑战时,依然保持温和与耐心。
柔远能迩,惇德允元。
《汉书·礼乐志》:“柔远能迩,以安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柔远能迩,以和万民。”
《国语·周语中》:“柔远能迩,以备不虞。”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尚书·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
瞻龙颜而有喜,肃虎拜以扬休,伏愿居安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