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7:40
成语“神气扬扬”由“神气”和“扬扬”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气色好、精神饱满,表现出一种自信、得意的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神态昂扬、气宇轩昂,常常用于形容人得意或骄傲的样子。
“神气扬扬”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神气扬扬,仰天长啸”。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豪杰的崇敬与向往,借此展现了自己胸怀壮志的气概。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人的气质和理想密切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对英雄气概的推崇。
“神气扬扬”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神气扬扬”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成功、自信和骄傲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表现仍然受到推崇,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表现出自信的态度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然而,过度的骄傲则可能引发负面评价,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分寸。
“神气扬扬”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常常让人联想到成功、喜悦和自信。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一种激励和鼓舞的情感,影响听者的情绪,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在一次演讲比赛中,我因准备充分而表现优秀,走上舞台时感到神气扬扬,最终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这种状态不仅增强了我的自信,也让我深刻意识到自信在表现中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
晨曦微露,万物复苏,
他步履轻盈,神气扬扬。
心中壮志,犹如东风,
豪情满怀,直上云霄。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充满朝气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神气扬扬”的精神面貌。
在英语中,可以用“full of oneself”或“on cloud nine”来表达类似的自信或得意状态。这些表达虽然在语境和语气上有所不同,但都能传达出一种自信和骄傲的情感。
“神气扬扬”不仅是一个描绘状态的成语,更是反映了人们内心情感与心理状态的一种表达。它在语言学习和日常交流中,能够有效地传达情感,增强表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俱见太宗不衫不履,褐衣裘而来,神气扬扬,邈与常异。
《宋史·岳飞传》:“飞神气扬扬,自谓当为大元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神气扬扬,自谓当为丞相。”
《后汉书·班超传》:“超神气扬扬,自谓当为大将军。”
《汉书·王莽传》:“莽神气扬扬,自谓当为天子。”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神气扬扬,自以为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