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13:24
成语“刑期无刑”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因此在分析时需要更为谨慎。以下是对该成语的全面学习和分析:
成语“刑期无刑”字面意思是指刑期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刑罚。它可以引申为一种表面上有约定或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执行的状态。
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可能源于现代社会对法律和惩罚的讨论,反映出一些人对法律执行力度的质疑。它也可能与某些社会现象有关,如“有名无实”的情况。
“刑期无刑”可以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刑期无刑”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法律执行与公正的关注。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法律的实施常常受到质疑,造成公众对法律的不信任感。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发人们对法律公正性的反思。
这个成语在我心中引发了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未能得到应有惩罚的罪犯,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公。它也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对法律与规则的审视,关注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实际上无效的约定。
在一次与朋友的讨论中,我们谈到了某些职场中的不公平现象。我用“刑期无刑”来形容那些公司规章制度的形同虚设,让大家对这种现象产生共鸣。
在一首现代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法庭的角落,判决如烟,
刑期无刑,正义沉默无言。
谁为真相发声?谁来承担?
只剩下空洞的承诺,回荡在心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例如,在英语中,"toothless laws"(无牙的法律)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实际执行力的法律。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显示了对法律执行力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刑期无刑”的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律的重要性和执行的必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提供了表达的工具,更在思维上促使我关注社会公正与法律的现实。我认为,在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内涵可以帮助我更有效地沟通和思考。
刑期于无刑。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刑期无刑,所以立国本也。”
《后汉书·陈蕃传》:“蕃曰:‘刑期无刑,所以正天下也。’”
《汉书·刑法志》:“刑期无刑,所以禁暴也。”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曰:‘刑期无刑,法之至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刑期无刑,民之望也。”
~,古有明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