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7:36
成语“屠肠决肺”由四个字组成,其中“屠”意指宰杀,通常指屠夫的行为;“肠”与“肺”则是内脏的部位。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把动物的肠子割开,肺部也被切开,寓意残酷和暴力。基本含义是形容对待事情非常狠辣、没有人情味,或者形容手段极其残忍。
“屠肠决肺”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赵奢列传》。据说平原君赵奢在与敌国交战时,采取了极为残酷的手段,以此震慑敌人。这个成语最早是用来形容战斗中的残忍行为,后来引申为对待任何事情时的极端手段。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屠肠决肺”来描述战争的残酷或人际关系中的冷酷无情。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做法,表示其手段极端、冷酷。例如,在讨论某个商业竞争者的策略时,可能会说:“他的策略真是屠肠决肺,毫无底线。”在演讲中,可以用来批评社会上某些不道德的行为。
“屠肠决肺”反映了古代战争和人际关系中常见的残忍手段。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物理上的暴力减少了,但在商业竞争、职场斗争等领域,某些手段依然表现得很冷酷。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描绘某些人的行为。
这个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震惊与不安,联想到在竞争中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的无奈与悲哀。它提醒我们,过于冷酷的策略最终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和社会的分裂。
我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同事,他为了升职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甚至出卖同事的利益,让我想到了“屠肠决肺”这个成语。虽然他最终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但周围的人都对他产生了抵触情绪。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战场血染其肠,决肺无情刀锋。
人间何以为善,善恶难辨铸空。
这段诗试图表现战争中的冷酷与人性的复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uthless”,也表示无情和残忍。不同文化中对待残忍行为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对冷酷手段的反感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屠肠决肺”的学习,我深刻理解到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这个成语提醒我在任何竞争中,保持人性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使用语言表达复杂情感时的力度和深度。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生屠出肠,遂以死。
战国时期,韩国大臣严遂与相国韩傀结下怨仇,他到齐国去找屠狗为业的聂政去刺杀韩傀。聂政待母亲去世后,为报答严遂的知遇之恩,就独身仗剑闯入戒备森严的韩傀府并刺杀了他,然后自我屠肠决肺、毁容自杀而死
章炳麟《哀陆军学生》:“~,陈于市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