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9:54
成语“渺无影踪”字面意思是“微小得没有影子和踪迹”,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极其渺小,几乎无法被发现或追踪,常用来形容人或物的消失无踪。
“渺无影踪”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津》,其中有“月照渺无影,风吹无踪影”的描述,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象的感悟。成语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逐渐被引入到日常语言中,成为形容寻觅不见或踪迹难寻的固定表达。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渺无影踪”在**传统文化中,常用于表达对消逝事物的感慨,反映出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在现代社会,该成语用来形容快速变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疏离感,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该成语往往带给人一种孤独、失落的情感联想,常让人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事物的消逝。它也引发对生命短暂和追寻意义的思考。
在我生活中,曾有一位朋友因为工作调动而离开,之后再也没有联系。我常常用“渺无影踪”来形容那段时间的无助感和对往昔的怀念。
在一首诗中:
月色如水静无声,
旧友离去渺无影。
时间如流似梦幻,
何处寻觅伴心声。
在英语中,“vanished without a trace”可以作为与“渺无影踪”相对应的表达,意指某人或某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同文化中对消失的看法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传达出一种对失去的遗憾。
通过对成语“渺无影踪”的全面学*,我对其表达的情感和社会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我对生活中无常事物的思考和感悟。理解这一成语的重要性在于,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关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充满意义的瞬间。
努力追忆昨夜的颠倒迷梦,然而——已经渺无影踪。
《金瓶梅》第三十五回:“那西门庆四处寻找,却见那女子渺无影踪,心中甚是不快。”
《水浒传》第十八回:“那李逵追了半日,却见那人渺无影踪,心中大怒。”
《西游记》第二十回:“那妖精见孙悟空追来,化作一阵风,渺无影踪。”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既去,宝玉心中渺无影踪,日夜思念。”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那宝玉听了这话,心中越发渺无影踪,不知如何是好。”
他已经消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