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0:10
成语“众寡难敌”的字面意思是“众多的力量难以抵挡少数的力量”。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人数或力量上,众多一方难以抵挡少数一方的攻击或挑战,通常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况下,数量多的一方处于劣势,不能有效抵御少数优势的攻击。
“众寡难敌”出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原文为“众寡难敌,势单力*”。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即使是数量众多的军队,如果士气低落或缺乏战略,往往也难以抵挡人数较少但士气高昂或装备精良的敌人。
“众寡难敌”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此成语在**古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战争与斗争中的一种常态。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也适用于商业竞争、团队协作等场景,强调了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团队的凝聚力和策略的重要性。
“众寡难敌”常让我联想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强大的竞争者,只有团结一致、合理分工,才能有效应对挑战。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团队的协作。
在大学时期,我参与了一次辩论赛。尽管我们团队人数众多,但对手的逻辑思维极为严谨,最终我们意识到“众寡难敌”,在辩论中我们未能有效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最终落败。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的优势不仅在于人数,更多在于策略和执行力。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该成语:
风雨交加夜漫漫,
众寡难敌何所惧。
团结一心战艰难,
劣势也能换天翻。
这首诗表达了即使面临逆境,团结一致仍能改变局势的信念。
在英语中,可以用“the many cannot withstand the few”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数量的影响力。但是在不同文化中,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往往会结合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进行阐述。
通过对“众寡难敌”的全面学,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团队合作和战略思考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不仅要关注表面的力量数量,而是要关注策略、思维和团队的凝聚力,这对我的沟通和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阵以拒之。
已曾选下精兵八千,远渡江东,诚恐~,为此又行出榜。(明·沈采《千金记》第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