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13:36
成语“刖趾适屦”字面意思是“砍掉脚趾来适合鞋子”。它比喻为了迎合某种标准或需求,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或尊严。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为了适应环境或他人的要求,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或本质。
“刖趾适屦”出自《左传》,原文为“刖趾适屦,非所宜也”。这个成语的背景与古代的社会习俗相关,表明当时人们对于适应和迎合的重视。历史上,许多文化都有为了迎合外界而做出牺牲的例子,这一成语恰好体现了这种现象。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刖趾适屦”反映出对于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思考。在现代社会,虽然强调个体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存在为了适应社会压力而牺牲自我原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职场、社交场合中尤为明显,也引发了对自我认同与社会角色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许多因迎合而失去自我的例子,常常带有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它提醒着人们在追求外在认可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内心和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为了融入一个新的团队,我曾尝试改变自己的工作风格,结果却感到极度不适。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刖趾适屦”的道理,认识到保持自我才是长久之计。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为适世俗舍本心,
刖趾适屦难久行。
宁守初心不屈服,
自有春风拂面生。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cut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这个表达来比较,意指为了报复或迎合而自毁前程。两者都反映出为了适应外部压力而做出的极端选择,但文化背景和具体情境有所不同。
通过对“刖趾适屦”的学习,我不仅理解了它的字面和引申意义,也认识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视角,让我在面对外界压力时,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方向。
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