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3:53
“削趾适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脚趾削去以适合鞋子,形象地表达了为了迎合某种事物而不顾自身条件或不惜代价地进行调整。基本含义是形容为了迎合某种要求或标准,做出不合理的牺牲或改变。
该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削趾适履,何不适足?”意指人们为了适应外部的标准或要求,往往会对自身进行不合理的修改。这种行为常常被视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忽视,反映了庄子对自然和真实自我的尊重与追求。
“削趾适履”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迎合他人或外界标准,而牺牲自身原则或特质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斗争;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提醒朋友保持真实自我;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借此警示听众,不要为了迎合外界而迷失自我。
“削趾适履”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自我价值和个性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意识的增强,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愈发明显。人们面临各种社会压力,常常需要在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削趾适履”给人的情感反应是警醒和反思。它让我联想到许多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我的悲剧故事,这种牺牲常常是痛苦和悔恨的。这个成语提醒我珍视自我,勇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为了适应某个社交圈而改变自己的兴趣,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自在。后来,我意识到这样的改变让我失去了自我,于是我选择坚持自己的爱好,最终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朋友圈。
在一次文学创作中,我写了一首关于自我寻找的诗,其中提到了“削趾适履”的意象:
我不愿削趾适履,
只愿在山野徜徉。
即使世界喧嚣,
我心自有宁静航向。
这表达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外界标准的不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utting corners”,意指为了追求效率而采取不正当或不合规的手段。两者都强调了妥协和牺牲自我,但“削趾适履”更加强调对自我原则的违背。
通过对“削趾适履”的学,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个人成长和社交中,保持真实自我至关重要。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指导意义,它提醒我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不要轻易放弃自我价值和信念。
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后汉书·刘玄传》:“夫削足适履,非所以全也;杀头便冠,非所以自适也。”
《汉书·贾谊传》:“夫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何如不削不杀,而自适其适也?”
《史记·田叔列传》:“夫以足而适履,削足以就之,犹为不善也。”
《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自日本归来之民党,略读法政诸书,罕留意于本国史籍,以求因革之宜,锐意步趋他国,不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