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4:44
“得天独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得到上天的独特厚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人因特殊的环境、条件或才能而拥有独特的优势和优越的条件。一般用于赞美某种资源或条件的丰富与独特。
“得天独厚”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原文为“得天之厚”。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重视密切相关。它强调了自然条件的馈赠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反映出古人对“天”的崇敬与对特殊条件的感慨。
“得天独厚”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得天独厚”在**文化中常用来赞美和羡慕那些拥有优越条件的人或地方。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讨论地区发展、教育资源和机会平等等方面,反映出对资源分配不均和机遇的关注。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积极的情感,令人联想到机遇、财富和幸福。然而,它也可能引发对不公平现象的思考,如某些人或地方因特殊条件而获得了不成比例的优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因家庭条件优越而在音乐上取得成功的朋友。她的故事让我想起“得天独厚”,我也深感幸运和感慨。这样的条件在我自身的成长中是难以复制的。
在依山傍水的小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无数的艺术人才。他们的作品如同那清澈的湖水,纯净而深邃,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英语中,类似于“得天独厚”的表达可以是“blessed with unique advantages”或“having a competitive ed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强调某种独特的有利条件。
通过对“得天独厚”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成语在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丰富语言,还能传递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过程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园到十分。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得天之祜,厚矣。”
《后汉书·班超传》:“超得天之助,厚矣。”
《汉书·王莽传》:“莽得天之祜,厚矣。”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得天之助,厚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得天之祜,厚矣。”
曹沾进园,草草看了,便觉这“南园”~,就在它有一片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