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05:18
成语“卑辞厚礼”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用谦卑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其基本含义是以谦逊的态度和隆重的礼节来对待他人,尤其是在请求帮助或表达敬意时,强调一种礼仪和谦卑。
“卑辞厚礼”出自《论语·卫灵公》,其中提到对待他人应当以谦卑的言辞和真诚的礼节。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重视礼节和谦逊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谦恭。
该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下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基础,“卑辞厚礼”体现了这一文化价值。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商务、社交等场合中,谦逊和礼节被视为良好的社交品质。
“卑辞厚礼”让我联想到一种温暖和尊重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对他人的善意和诚恳。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我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时,我用“卑辞厚礼”来形容新郎对新娘家人的尊重。他在迎接客人时表现出的谦逊和礼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卑辞厚礼”:
春风送暖入人家,
卑辞厚礼满堂花。
相逢一笑皆是缘,
心存善念暖如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umble in words but generous in actions”,强调用谦逊的言辞和慷慨的行为来对待他人。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谦逊和礼仪。
通过对“卑辞厚礼”的学,我认识到谦逊和礼节在交流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适时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丰富表达,更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对我在日常沟通中有很大的启发,促使我更注重礼节与谦逊。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宋史·岳飞传》:“飞遣使卑辞厚礼,以请其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乃遣使者卑辞厚礼,以请其降。”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并四州之地,众数十万,而骄心益盛,每事相抗,不从其计。曹操乃卑辞厚礼,以结其心。”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赵衰如楚,卑辞厚礼以请师。”
器以道术深远,使人赍璧帛,~聘顺,欲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