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1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1:26
成语“倨傲无礼”由“倨傲”和“无礼”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态度傲慢、轻视他人,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基本含义指一个人自高自大,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
“倨傲无礼”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有广泛的使用。汉代的《论衡》、唐代的《太宗文**诏》均提到过傲慢与礼仪的问题,反映了古人对人际关系中礼仪的重要性。该成语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对这种文化的延续与总结。
“倨傲无礼”常用于描述那些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高人一等的人,适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例如,在描述一个领导者对下属的不尊重时,或者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一个自以为是的角色时,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礼仪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家庭、工作和社交场合中。倨傲无礼的态度被视为对人际关系的破坏,反映了一个人缺乏教养和品德。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对个体表达自由的重视增加,但倨傲无礼的行为依然引发广泛的批评。
“倨傲无礼”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反感和不快。这个成语唤起了对不尊重他人行为的强烈反对与警惕,提醒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保持谦虚与礼貌。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在团队会议上总是以倨傲无礼的态度对待其他人,常常打断他人发言,导致气氛紧张。后来,管理层对此进行了调整,倡导团队合作和互相尊重,结果工作氛围大为改善。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成语:
千秋万代傲无礼,
人心难测如云飞。
谦卑入世方为贵,
尊重他人路自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 "arrogant and rude" 或 "haughty and disrespectful"。这些短语同样强调了傲慢与不礼貌的态度。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对礼仪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傲慢无礼的行为通常都会受到谴责。
通过对“倨傲无礼”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日常交流中保持谦和与礼貌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与人交往时更加自觉地反省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倨傲无礼的行为对人际关系的破坏性提醒我,良好的沟通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且说唐玄宗因内监冯神威奏言安禄山不迎接诏书,倨傲无礼,心中甚怒。
《资治通鉴·汉纪》:“莽倨傲无礼,天下莫不怨之。”
《后汉书·袁绍传》:“绍倨傲无礼,士多不附。”
《汉书·王莽传》:“莽倨傲无礼,天下多怨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倨傲无礼,诸侯莫敢与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倨傲无礼,诸侯皆不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