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2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0:13
“步履维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步伐和行走都非常困难”。它通常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况下,做事情非常艰难,或者形容人的处境非常困苦,难以顺利前行。可以引申为在面对困难时,前进的步伐缓慢而艰难。
“步履维艰”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原文为“行路难,步履维艰”。在这段历史背景中,反映了周围环境的艰难,象征着行路的困难。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人们在生活中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奈与坚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艰难与困苦的经历常常被视为一种磨炼,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因此,“步履维艰”在社会语境中不仅反映困难的现实,也隐含了坚持与奋斗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竞争激烈和压力巨大的环境,这一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服。
“步履维艰”常常带来一种无奈和挣扎的情感反应。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联想到奋斗的艰辛、挫折以及迎难而上的勇气。它能够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努力,寻找出路。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历过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那段时间,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各种压力,我常常感到“步履维艰”。然而,正是这种艰难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后来的成功和成就。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行路漫漫步履维艰,
风雨兼程不言艰。
心中有梦常向前,
千山万水终可攀。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艰难维持生计),同样传达出一种艰难和困扰的感觉。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共同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的共鸣。
通过对“步履维艰”的学,能够深刻理解在生活中面对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注重艰辛与坚持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将更加珍视克服困难所带来的成长。
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步履维艰,不能自振。”
《后汉书·班超传》:“步履维艰,不能自进。”
《汉书·王莽传下》:“步履维艰,不能自达。”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步履维艰,不能自致。”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步履维艰,不可以远。”
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