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7:27
“无际可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边际可以寻找”。它常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无边,或者某种状态持续不断,没有尽头。通常用来形容空间或时间的辽阔。
“无际可寻”并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表达了对广阔空间或时间的感慨。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诗歌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调天地之间的辽阔与浩瀚。
“无际可寻”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在**文化中,广阔的自然景观常常被用作哲学思考的背景,“无际可寻”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在现代社会,这种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梦想,强调追求无限可能的重要性。
“无际可寻”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常常联想到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限可能。它鼓励人们去追求更广泛的视野和更高的理想。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在一场旅行中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四周的景色,心中感慨“无际可寻”,那种辽阔的体验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梦想的追求。
“无际可寻”的灵活性可以体现在多种创作中:
在这片无际可寻的草原上,风轻轻拂过,带来远方的问候,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未完的故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dless”或“boundless”,这些词同样表达了无边无际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存在共通之处。
通过对“无际可寻”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这一成语不仅传达了空间的广阔,也体现了人们对理想和未来的向往。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无限的可能。
人参心膂,出干政事,献可替否,无际可寻。
《宋史·艺文志》:“无际可寻,无方可以致之。”
《文选·陆机·文赋》:“无际可寻,无端可究。”
《汉书·艺文志》:“无际可寻,无方可以致之。”
《史记·项羽本纪》:“无际可寻,无迹可求。”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无际可寻,无端可究。”
《儒林传·卢景裕》:“景裕神采俨然,风调如一,从容往复,~,由是士君子嗟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