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28:23
“寻事生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寻找事情并制造是非”。其基本含义指的是故意挑起事端、制造矛盾和争端,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插手他人事务、引起争议的人。
“寻事生非”来源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具体的出处不易考证,但可以推测与古代的社会风气有关。在古代,士人或市井小民之间常常存在着争端和是非,而“生非”这一词汇的使用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是非之事的敏感和对挑事者的反感。
该成语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演讲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用其来描绘某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个好友或同事的行为;在演讲中,可以用来警示人们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寻事生非的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重视团结与合作,因此,寻事生非的行为常常受到批评。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信息传播迅速,寻事生非的行为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争议和冲突。
“寻事生非”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烦恼和无奈。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总是喜欢挑起事端的人,他们的行为不仅给他人带来困扰,也让自身处于不断的纷争之中。这种情感使我更加珍视和谐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同事总是喜欢在团队中制造矛盾,他的行为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每当我们聚在一起,他总是寻找机会挑起争端,这让我体会到寻事生非给团队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宁静的村庄里,忽然有一个外乡人来到,总是寻事生非。村民们原本和睦相处,但在他的挑拨下,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最终,村民们意识到,唯有团结一心,才能抵挡外来的风浪。
在英语中,“to stir up trouble”或“to create discord”与“寻事生非”有相似的含义,都是指故意制造争端或麻烦。然而,不同文化对这种行为的接受度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挑起争端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普遍谴责。
通过对“寻事生非”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冲突。我意识到,在表达和沟通中,避免制造是非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谨慎。
现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来寻事生非,正愁找不着漏洞哩。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寻事生非,欲陷忠良。”
《后汉书·袁绍传》:“绍寻事生非,欲并天下。”
《汉书·王莽传》:“莽寻事生非,欲篡汉室。”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无忌寻事生非,欲夺其位。”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寻事生非,欲伐郑。”
女人一般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