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28:28
成语“寻壑经丘”的字面意思是“寻(寻找)壑(峡谷)经(经过)丘(小山丘)”。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在山水之间游历、探索,常用于形容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或是指漫游于田野山间,享受自然的乐趣。
“寻壑经丘”最早出自《山中问答》中的一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舟卧听溪声细,梦觉时闻鹤唳天。”这里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游历与探索精神,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成语“寻壑经丘”体现了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内心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逃离繁忙的都市生活,寻求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这使得该成语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寻壑经丘”让我联想到宁静的山间溪水,清新的空气和悠闲的时光。它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宁静与平和。
在一次旅行中,我和朋友们选择了去山里徒步旅行。在那片青翠的山林中,我们寻壑经丘,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那次经历让我更加体会到这个成语所传达的心境。
在春天的晨曦中,我独自漫步于山间小道,寻壑经丘,耳边回荡着鸟儿的歌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wander through the hills and valleys”,强调对自然的探索与享受。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向往。
通过对“寻壑经丘”的学,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与文化背景。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引用成语,不仅丰富了表达,也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境。在未来的学与交流中,我会更加注重成语的运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清史稿·文苑传一·顾炎武》:“炎武留心经世之学,所至以书自随。”
《明史·文苑传三·高启》:“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也。”
《宋史·文苑传五·贺铸》:“铸貌奇丑,俗谓之贺鬼头,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弘景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尝自言:‘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浮家泛宅梨川梦,~栗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