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国之四维

时间: 2025-04-26 00:47:22

国之四维

基础信息

  • 成语国之四维
  • 繁体國之四維
  • 拼音 guó zhī wéi
  •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治国的纲纪"

【国之四维】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37:56

基本定义:

“国之四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国家的四个维度”。它通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根本和基本要素,强调国家的稳定和治理所需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四维指的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成语来源:

“国之四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礼记》中提到的“礼、乐、刑、政”四个方面,虽然具体成语的形成时间尚不清楚,但其所表达的思想在**古代文化中已经有了深厚的根基。它强调了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多维度思考。

使用场景:

“国之四维”常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讨论中,尤其是在有关国家治理、政策制定及社会稳定的场合。它可以出现在学术论文、演讲、新闻报道以及各种讨论中,强调国家治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示例句子:

  1. 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国之四维,以确保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2. 政府的政策应该从国之四维出发,综合考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3. 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必须关注国之四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国本、国之重器。它们都强调国家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性。
  • 反义成语: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前者强调缺乏基础,后者则描绘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反映出治理的脆弱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国之四维”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了对国家治理的全面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强调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情感与联想:

“国之四维”让我联想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感受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它提醒我们关注国家的根本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经常会提到“国之四维”,尤其是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它让我思考如何从多方面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借此我也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国家未来的诗中,可以使用“国之四维”:

国之四维共此生,
青山绿水映辉煌。
治理之道需同心,
同舟共济扬帆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未来,强调了团结和多维度治理的重要性。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pillars of the state”,强调国家的支柱和基础。这种表达也关注国家稳定,但在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国之四维”的学,我意识到国家治理不仅仅是政策的问题,更是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体现。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促使我在讨论国家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思熟虑。

【国之四维】的来源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国之四维】的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五》:“初,琅邪赵昱为莒长,弃官隐迹,乡人号曰‘赵莒’。及天下大乱,昱与同郡徐奕、东莞臧霸等相结,共起兵于莒,众至数万,推昱为帅。昱曰:‘天下方乱,英雄并起,吾何能为帅!’固辞不受。会臧霸至,昱乃与霸共推东海王朗为帅。朗辞让再三,不得已而受之。朗既为帅,霸等皆为将。朗寻为陶谦所败,奔徐州,谦表朗为豫章太守。朗至豫章,抚循百姓,缮治城郭,远近翕然归之。”

《后汉书·班彪列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沉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先生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其势然也。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诗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鉴观四方,求民之瘼。”今民皆讴吟思汉,乡仰刘氏,已可知矣。’嚣曰:‘先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民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时民复知汉乎?’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

《汉书·贾谊传》:“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生以此讥上。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相关问答

国之四维是指哪四维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国之四维前一句

国之四维的意思

国之四维原文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怎么理解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蒋介石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知耻近乎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管仲提出什么国之四维

推荐查询

  • 国之四维是指哪四维
  •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国之四维前一句
  • 国之四维的意思
  • 国之四维原文
  •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怎么理解
  •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 蒋介石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 知耻近乎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 管仲提出什么国之四维

相关查询

即小见大 即即世世 即兴之作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事穷理 危邦不入 危迫利诱 危辞耸听 危言高论 危言骇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无一用 四点底的字 斗字旁的字 斗印 素幅 开警 包字头的字 禾字旁的字 油回磨转 黹字旁的字 显陟 一方之寄 孔口 切身体会 自作主张 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