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2:36
“瞬息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瞬间就能达到千里之外”。它传达了快速移动或瞬间变化的含义,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或事物发展的快速。
“瞬息千里”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它的构成元素“瞬息”意指极短的时间,而“千里”则代表遥远的距离。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对飞速变化和快速反应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速度与效率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用于形容神秘的能力或超凡的智慧。
“瞬息千里”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瞬息千里的概念尤为重要,尤其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信息时代。人们强调效率和快速反应的重要性,尤其在商业竞争、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中。“瞬息千里”作为一个成语,体现了对时间效率的重视和对快速应变能力的赞赏。
“瞬息千里”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危急时刻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的人,如医生在急救时的决策,或者**员在比赛中的瞬间判断。这种能力不仅令人钦佩,也激励我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在我学*和工作中,遇到需要快速决策的情况时,我常常会想起“瞬息千里”。比如在团队讨论中,当问题突然出现时,我会努力保持冷静,迅速思考解决方案。这种意识让我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更好的反应。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瞬息千里”:
云翻天际瞬息千里,
思随风荡任意飞。
若问何处是归途,
一瞬之间已千回。
这样的运用不仅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也表达了思维的迅速与自由。
在英语中,类似于“瞬息千里”的表达可以是“in the blink of an eye”或“in a flash”。这些表达也传达了快速反应的概念,显示出不同文化对速度和效率的共同认同。
通过对“瞬息千里”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快速反应和灵活思维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夜叉在水中,推行如矢,瞬息千里,过一宵已达北岸,见一少年临流瞻望。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一》:“金兵骑射,瞬息千里。”
《聊斋志异·陆判》:“陆判乘风而行,瞬息千里。”
《梦溪笔谈·技艺》:“若夫瞬息千里,一夕千里,非人力所能及。”
《宋史·岳飞传》:“飞军行如风,瞬息千里。”
《晋书·王濬传》:“濬舟师顺流,瞬息千里。”
轮船电报,~,军火机器,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