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1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24:10
“天高地迥”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天空高远,地面遥远”,用来形容环境的广阔与辽远。引申义是指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或者形容人的气度、胸怀开阔。
“天高地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表现出天与地的遥远与辽阔,体现了诗人心中所感受到的壮阔景象。
“天高地迥”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描绘自然景观或表达人的胸怀与志向。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或是表示一种哲学上的思考。
在文化中,“天高地迥”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反映了传统哲学中对天地、人生的思考。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或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天高地迥”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也引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思。它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想起要有更高的目标与追求,不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缚。
在一次登山旅行中,我体会到了“天高地迥”的意义。站在山顶,四周的景色令人惊叹,心中涌起了对未来的憧憬,决心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春天的晨曦中,山花烂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地上,仿佛在诉说着“天高地迥”的壮丽。那一刻,我的心灵也在广阔的天地间获得了自由,仿佛能与天地对话,感受生命的意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sky is the limit”,意指没有限制或尽可能达到的高度。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出一种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
通过对“天高地迥”的深入分析,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追求的鼓励。它在我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开阔视野,提升自我。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号呼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