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7:03
成语“历久弥坚”由“历久”和“弥坚”两个部分组成。“历久”意指经历很长时间,而“弥坚”则表示更加坚固、更加牢固。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经过长时间的考验而变得更加坚固,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历久弥坚”最早见于《左传》,原句为“木之坚,固不如石;土之坚,固不如金。”意在传达经过时间的锤炼,品质会愈发坚固的道理。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品质优秀的事物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可靠和坚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时间被视为检验真理与品质的重要标准。成语“历久弥坚”体现了对持久、稳定和真诚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强调长期关系、坚持信念或信任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们对真诚与可靠的追求。
“历久弥坚”让我联想到坚定不移的友谊和深厚的情感。它传达出一种温暖和安全感,提醒我们珍惜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关系与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段友谊经历了多年风雨,尽管中间有些波折,但我们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却历久弥坚。每当回忆起这些时光,我都感到无比珍贵。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历久弥坚”:
岁月如歌,流转不息,
友谊之树,根深叶茂。
历久弥坚,情长意重,
携手共行,风雨无阻。
在英语中,可以用“stand the test of tim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事物的持久性和可靠性。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常常用于描述经典作品、传统价值观或深厚的情感。
通过对“历久弥坚”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持久性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与工作中,保持坚持和稳定的态度都是成功的关键。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让我在思考和写作中更加注重事物的深度与长久性。
《宋史·岳飞传》:“岳飞忠义之气,历久弥坚,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十二年》:“太宗曰:‘朕观自古帝王,有兴有衰,犹日有出有没,皆天命也。然历久弥坚者,惟汉武帝耳。’”
《后汉书·班超传》:“超为人有大志,不以小节自拘,历久弥坚,终成大业。”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为人,宽厚长者,历久弥坚,不以一时之得失为喜怒。”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是以君子历久弥坚,小人历久弥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