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7:01
成语“历历在目”的字面意思是指景象或**清晰可见,仿佛就在眼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记忆或情景非常清晰,令人难以忘怀。
“历历在目”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原句为“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该成语的使用强调了对过去**的深刻记忆,具有文学渊源。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对过去经历、情景或**的深刻印象,常见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记忆与历史的传承十分重要。此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经历的珍视与思考,尤其在家庭、教育和历史反思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快速更替,人们更需要这种“历历在目”的记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下。
“历历在目”常常带有怀旧的情感,可能引发温暖、感伤或思考。它使人联想到那些重要的时刻、亲密的关系或深刻的体验,提醒我们珍惜当下,铭记过去。
在我的生活中,许多与朋友共度的时光总是历历在目,尤其是一些特别的聚会或旅行经历。这些回忆时常激励我与人分享快乐,也让我在困难时刻找到前行的动力。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我坐在窗前,回想着与朋友们的欢声笑语,往事历历在目,仿佛那温暖的阳光依旧洒在脸上,带着微风的轻柔,伴随我度过每一个孤独的瞬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vividly remembered”或“clearly in mind”。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对过去经历的清晰记忆,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更侧重于个人经历的叙述,而较少涉及历史的传承。
通过对“历历在目”这一成语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记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共鸣。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表达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的深度与情感。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文心雕龙·神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历历在目。”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看时,只见那女子容貌姣好,历历在目。”
《聊斋志异·画皮》:“视之,则美人历历在目。”
《梦溪笔谈》卷十七:“观其画,人物山水,历历在目。”
《旧唐书·音乐志》:“舞者历历在目,歌者声声入耳。”
雾开,峰峦~,登陟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