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7:28
成语“历历如画”由“历历”和“如画”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事物非常清晰,仿佛能够画出来一样,通常用来描述记忆中的景象或**非常生动、清晰。基本含义则指一种生动的、清晰的印象或回忆,尤其是对某些美好事物的记忆。
“历历如画”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在这首诗中,李白描绘了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成语中的“历历”强调清晰可见的状态,“如画”则形容景象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
该成语广泛适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及演讲等场景。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用“历历如画”描述美丽的自然风光或深刻的情感。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以用它来形容自己对某个场景或的清晰记忆。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它来强调某个重要的影响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历历如画”在**文化中,常常与美好回忆、自然景色等主题相关。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容易对美好瞬间产生共鸣,提醒自己珍视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这个成语通常带给人们一种温馨和怀旧的情感。在想起美好回忆时,“历历如画”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地回忆起那些瞬间,从而引发对过去的感慨与珍惜。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和朋友一起旅行,看到一片壮丽的山景,我感慨万分,心中默念“历历如画”,这幅景象至今依然清晰可见,成为我心灵深处的一部分。
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映照在湖面上,我写下了这样一段: “月下湖边,风轻云淡,往事如烟,历历如画。那些笑声与泪水,仿佛又在耳畔回响。”
在英语中,可以用“vivid as a picture”来表达相似的意思,指某种事物非常生动、清晰。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是相通的,即强调对某些美好事物或回忆的深刻印象。
通过对“历历如画”的学,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这个成语不仅能生动地描述事物,还能唤起情感共鸣,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启示。
写景历历如画,引人入胜。
《宋史·文苑传·苏轼》:“轼文历历如画,读之如临其境。”
《唐诗纪事·李白》:“白诗历历如画,读之如见其景。”
《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其致也,历历如画。”
《梦溪笔谈·乐律》:“其声历历如画,使人耳目一新。”
《旧唐书·音乐志》:“乐声历历如画,听者忘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