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7:10
“引人入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引导人们进入美妙的境地”。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吸引人,使人产生兴趣,愿意深入体验或了解。
“引人入胜”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但它的构成中,“引人”意指吸引人,“入胜”则表示进入美好的境地。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描述美景或精彩故事时,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引起读者或观众兴趣的内容。
文学作品:用于描述一部小说或诗歌的情节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注意。
日常对话:在朋友之间讨论电影或书籍时使用。
演讲:在演讲中用来形容演讲者的主题或论点具有吸引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故事、诗词、戏剧等艺术形式历来重视吸引观众的能力。“引人入胜”在这一背景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引人注意的内容的追求。现代社会中,媒体、娱乐产业不断发展,这个成语的适用性更广泛,常用于评价各种吸引人的内容,如电影、书籍、音乐等。
“引人入胜”通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联想到美好、有趣的体验。这个成语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引导着人们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在我个人的阅读和观影经历中,常常会使用“引人入胜”来描述那些让我深受触动的作品。例如,我曾看过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电影,情节引人入胜,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对青春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将“引人入胜”融入一首诗中:
月下小径幽幽行,
灯光点点似星明。
佳人笑语声声入,
引人入胜梦中情。
在英语中,可以用“captivating”或“engaging”来表达相似的意思。这些词同样形容某物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虽然在语境和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传达了类似的情感。
通过对“引人入胜”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表达吸引力和兴趣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能精准地传达对事物的评价。这个成语的灵活性让我能够在多种情境下使用,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犨。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聊斋志异·画皮》:“生见其美,心甚爱之,遂引入室内,与之共寝。”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喜不自胜,忙问道:‘比别处如何?’警幻道:‘别处虽好,终不及此间引人入胜。’”
《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