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5:18
“不可胜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能用书信来胜数”,意指事情繁多,无法用书面文字详细列举。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数量庞大,难以一一说明。
该成语来源于《左传》,原文为“不可胜书”,意指事情繁杂,数量庞大,无法用书信逐一记录。此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信息传播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可胜书”通常出现在描述复杂情况、繁多事物的场合。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此成语来强调某个地方的美丽、某种情感的丰富。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面临的工作量或生活琐事的繁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不可胜书”在古代社会尤其适用,因为当时的信息传播主要依赖书信,繁多的事务使得人们感到无从下手。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事物的复杂性与数量的庞大让人感到应接不暇。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繁忙的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它传达了对琐事的无奈与感叹,也引发了对生活节奏的思考。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有效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任务繁多的情况,比如准备一个大型活动的细节时,我会感到“不可胜书”。这个成语帮助我准确表达了那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也提醒我需要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不可胜书”:
繁花似锦春光好,
琐事缠身不可胜书。
心中惆怅难言表,
欲寻宁静何处求。
这首诗通过对繁忙事务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too many to count”或“countless”,它们同样传达了数量庞大、难以计数的意思。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繁杂事务的感叹在不同语言中都有共鸣。
通过对“不可胜书”的学习,我认识到语言中成语的深刻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文化、历史和情感的载体。在表达复杂想法时,能够灵活使用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其他推毂荐士为汉廷臣,成天下重名硕望者,不可胜书。
诸署、诸局、诸库等官至掾吏之属,其目甚多,~。然其俸数之多寡,亦皆以品级之高下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