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05:49
“仗气直书”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凭借气势而直接书写”。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态度或行为,即在表达意见或撰写文字时,凭借一时的气势或情绪,直言不讳,缺乏深思熟虑和谨慎。这个成语传达出一种冲动、直接的表达方式,可能带来真诚,但也可能因为缺乏周全考虑而导致问题。
“仗气直书”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更多的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其构成的词汇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书写和情感表达的理解。成语中的“仗气”可理解为依靠气势、情感;“直书”则强调了直接、坦率的表达方式。虽然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但这一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人对于文学创作和情感表达的重视。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直言不讳常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面对不公时,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被认为是勇敢的表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直接可能导致误解或冲突,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平衡直率与谨慎变得尤为重要。
“仗气直书”给人一种冲动和真诚的感觉,能够引发共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表达时毫不掩饰的勇气,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表达方式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我的生活中,有时我也会因为一时的情绪而仗气直书,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看法。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表达我的观点,但事后我常常会反思,是否需要更为周全的考虑。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描写一个年轻的诗人,在一次文艺沙龙上,因听到一位前辈的批评而仗气直书,写下了一首激昂的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直接的表达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也让他意识到,虽然冲动的创作有其魅力,但细腻的思考更能打动人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peak one's mind”,意思是坦率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直接性和真诚。
通过对“仗气直书”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平衡真诚与谨慎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意表达的方式和影响。
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
唐·刘知几《史通·直书》:“若南董之~,不避强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