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24:13
成语“仰屋着书”的字面意思是“仰面朝上躺在屋里阅读书籍”,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沉迷于读书,专心致志,非常投入的样子。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
“仰屋着书”出自古代文人对读书学*的描绘,具体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古代知识分子在家中安静的环境中阅读书籍,体现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研究的态度。这种状态与**传统文化中重视读书的观念是密切相关的。
“仰屋着书”可以用于各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仰屋着书”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知识和学的重视。尤其是在古代,读书是士人阶层的重要活动,象征着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这种对阅读的态度依然重要,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仰屋着书”的状态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宁静、专注的学*状态,仿佛可以听到翻书的声音,感受到书页的触感。这种情感反应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这种专注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会找时间“仰屋着书”,尤其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阅读让我感到放松和充实。通过阅读,我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某个晴朗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屋内,我仰屋着书,心无旁骛。书中的世界如此广阔,仿佛我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思考着人生的真谛。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lost in a book”,意为沉浸在书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专注于阅读的状态和乐趣。
通过对“仰屋着书”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这个成语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的热情,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积极的影响。
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着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清史稿·朱彝尊传》:“朱彝尊,字锡鬯,秀水人,明大学士国祚曾孙。”
《明史·文徵明传》:“文徵明,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
《宋史·文同传》:“同字与可,梓州梓潼人,汉御史大夫宽之十二世孙。”
《旧唐书·李贺传》:“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南史·刘峻传》:“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须发,及觉复读,其精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