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23:36
“仰之弥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仰望它时,觉得更高”。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看到某个事物或者目标后,越是去追求,越是觉得它的高度、深度、难度等超出了自己的预期,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伟大、崇高或难以达到的境界。
“仰之弥高”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君子之道,仰之弥高,追之弥远”。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德行的人,表达了对理想和道德追求的崇高敬仰。成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理想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向往。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种理想、目标或人物的崇敬之情,适合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理想和道德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成语“仰之弥高”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强调了对崇高目标的追求和崇敬。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教育、职业发展等领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卓越。
“仰之弥高”给人一种敬畏与向往的情感,通常会引发对理想与目标的思考。它激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尽管意识到这条路的艰难与挑战。
在我学*的过程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会上许多前辈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听完他们的演讲,我深感“仰之弥高”,激励我在学术上更加努力。
在一首诗中运用该成语:
山高水远云天阔,
仰之弥高志气多。
千里追梦无止境,
心中有光便可歌。
在英语中,可以用“beyond reach”或“out of reac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表达缺乏“仰之弥高”所带有的崇高敬仰的情感色彩。在其他文化中,表达对理想的追求通常也会带有敬畏的情感,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仰之弥高”的学,我加深了对理想与目标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对目标的追求时,能够更加精准和生动。这种追求的精神在我的语言学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我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