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2:29
成语“不分胜败”字面意思是“不分胜负”,指在某种情况下不去计较胜利与失败。它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态度,即在某些事情上,不强调结果的好坏,而是重视过程或参与。
“不分胜败”的历史背景较为模糊,可能与古代战争、竞技等场合有关,古人往往重视参与、过程及团结的精神,而不仅仅是胜利的结果。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思想常常出现在对友谊、团队精神和道德价值的讨论中。
这个成语可以广泛适用于多个场合:
同义成语:不计得失、重在参与
反义成语:争强好胜、胜者为王
在**文化中,传统上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不分胜败”反映了一种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团队活动、企业文化等方面,强调共同努力、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不分胜败”常让我联想到友谊与团结。无论是在学*还是生活中,参与的乐趣和过程的体验往往比结果更为重要。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在面对竞争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们的团队并没有取得第一名,但大家都很开心,因为我们互相支持,共同经历了美好的时光。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不分胜败”的意义,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不分胜败共此生,
携手同行路更新。
欢声笑语映朝霞,
心中友情永难忘。
这首诗强调了在生活旅途中,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共同经历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有一句话“It's not whether you win or lose, but how you play the game”,与“不分胜败”有相似的表达,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种思想在许多文化中都能找到共鸣,反映了对参与和努力的重视。
通过对成语“不分胜败”的学*,我更加认识到在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人际关系,重视过程、享受参与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使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和乐观。
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与太平军战,不分胜败。”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与倭战,不分胜败。”
《宋史·岳飞传》:“飞与敌战,不分胜败。”
《旧唐书·李光弼传》:“光弼与思明战,不分胜败。”
《三国志·魏志·张辽传》:“辽与诸将战,不分胜败。”
三国时期,张飞听说马超要来攻打葭萌关,就立即率兵迎战,没想到迎战的只是马岱而矣。张飞不悦,将马岱打回敌营。马超出营迎战,刘备也前来观战,双方大战几百回合也没有分出胜败来。夜间又大战20多回合还是不分胜负
他们两人在班上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