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18:54
成语“熟门熟路”的字面意思是“对门和路都很熟悉”。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对某种事物或环境非常熟悉,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
“熟门熟路”最早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生活场景。古人出行时,熟悉的门和路可以使他们避免迷路,顺利到达目的地。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熟悉环境的依赖和重视。
在不同的语境下,“熟门熟路”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往往被视为一种安全感的来源。熟门熟路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场景,也体现在职场中,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的进展,虽然人们的环境变得复杂,但熟悉的能力依然被高度重视。
“熟门熟路”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安定和自信。能够熟悉地掌握某个领域或环境,会让人感到放松和安心。这种熟悉感也促使人们在表达中更加自如,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在一次新城市的旅行中,因为熟悉地图和交通系统,帮助了同行的朋友顺利找到目的地,这让我意识到“熟门熟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陌生的街道转瞬变熟门,
每一步都踏出自信的轮廓。
回忆如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在熟路的尽头,梦想绽放如花。”
在英语中,可以用“walking in familiar territory”或“in one's element”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强调一个人对环境或事物的熟悉程度。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能引发共鸣,体现了人们对熟悉感的普遍追求。
通过对“熟门熟路”的分析,我深刻理解到熟悉感在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也在语言表达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灵活性。这个成语在我今后的学与交流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王孝廉是熟门熟路,管门的一向认得,立时请进,并不阻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他是个熟门熟路的人,自然知道怎么走。”
《醒世恒言》卷三十六:“他是个熟门熟路的人,自然知道怎么走。”
《聊斋志异·阿绣》:“阿绣笑道:‘你这是熟门熟路,还用我带路吗?’”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他是个熟门熟路的人,自然知道怎么走。”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笑道:‘你们都是熟门熟路的,不用我多说。’”
我想~,比生手实在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