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2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29:02
“兰质蕙心”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兰花的品质和蕙草的心”。其中,“兰质”强调了兰花的高雅和纯洁,而“蕙心”则指蕙草的内心美好。整体而言,此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美丽高雅,内心却更加纯洁善良,强调内外兼修的美德。
“兰质蕙心”源于古代诗词,其典故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中,强调外在的美丽与内心的美德相辅相成。此成语在古代的文人雅士中广泛流传,常用来赞美女子的气质与修养。
“兰质蕙心”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古典诗词、小说中,形容女性的品德和风采。在现代生活中,也可以在赞美他人时使用,例如在演讲、祝词、社交场合等,表达对某人内外兼修的赞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兰质蕙心”反映了这一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虽然外貌受到关注,但内在的品德和修养仍然被人们所推崇。
“兰质蕙心”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温柔而高雅的感觉,联想到那些气质出众、内涵丰富的人。它让我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善良与纯洁,同时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她不仅学识渊博,教学方式也很独特,给了我们许多启发。每当我看到她,都会想到“兰质蕙心”,因为她是内外兼修的典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写下了一首小诗:
清风拂面花自香,
兰质蕙心映日光。
才情双全君子笑,
世间难得是芳香。
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内外兼修之人的赞美。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uty and brains”,强调外在美与内在智慧的结合。这种美德在不同文化中都受到重视,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
通过对“兰质蕙心”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也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表现,帮助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加注重情感与内涵的传递。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全宋词》苏轼《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六韦应物《郡斋感秋寄诸弟》:“首夏辞旧国,穷秋卧滁城。方如昨日别,忽觉徂岁惊。高斋旷望极,昼漏听初晴。兰质薰心悄,松声入耳清。”
《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九引晋·傅玄《郁金赋》:“叶萋萋兮翠青,英蕴蕴而金黄,树煌煌而发迈,纷的的而外扬。”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引晋·孙楚《莲花赋》:“乃有芙蓉灵草,莲花奇草,同号同源,独秀众品,光色冬夏,荣枯不改,叶如蒲桃,茎如麦芒,芳逾蘅杜,美过椒兰。”
《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李善注:“言此草也,而质似兰;此禽也,而心类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