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29:32
成语“共为唇齿”的字面意思是“唇和齿是相互依存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互相依赖,通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或合作伙伴之间的亲密关系。
“共为唇齿”的成语来源于《论语·为政》,其中提到“唇亡齿寒”,意指唇与牙息息相关,唇的存在依赖于牙,反之亦然。这种亲密的关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依存的特性。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多见于描述人际关系的场合,如家庭、朋友、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强调合作的必要性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朋友或亲人的重视。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亲情和友情被高度重视,“共为唇齿”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互助精神。在现代社会,随着人际交往的多样化,这个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强调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时。
“共为唇齿”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亲情与友情的温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关怀。在表达感情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强调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传递一种温馨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我们像“共为唇齿”一样,互相支持,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风雨同舟共为唇齿,
朝夕相伴共此生。
无论多少波涛涌,
携手并肩永不离。
在英语中,可以用“interdependent”或“inseparabl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表达那种细腻的亲密关系。不同文化中对人际关系的强调程度有所不同,但“共为唇齿”所体现的相互依存的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通过对“共为唇齿”的学*,我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它不仅体现在亲友之间,也适用于工作团队和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情感,理解彼此的依赖与支持,在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将使我们的交流更为丰富和深刻。
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与曹操共为唇齿,天下莫能当也。’”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汉、新共为唇齿,天下莫能当也。’”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说楚王曰:‘秦、楚共为唇齿,天下莫能当也。’”
《战国策·齐策二》:“齐、楚共为唇齿,而赵、魏、韩、燕、中山之君,皆欲得齐、楚之助。”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楚共为唇齿,齐、鲁亦然。”
这两者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