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9:2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21:43
“累卵之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堆放的鸡蛋一样的危险”。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非常脆弱和危险的状态,暗示着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基本含义是指处于极度危险或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严重后果。
“累卵之危”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为“彼累卵而危,岂不知其所安哉”。在这段话中,描述了一个处于危险和不安的状态,强调了其脆弱性。这一成语的起源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安全与稳定的重视,尤其在战争和动荡的背景下,这一成语的警示意义尤为明显。
在不同语境下,“累卵之危”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脆弱状态。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累卵之危”在**文化中体现了对安全与稳定的追求,尤其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和动乱的背景下,这一成语的警示性更为突出。在现代社会,它可以用于形容经济、环境、政治等领域的不稳定性,提醒人们重视潜在的风险。
“累卵之危”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紧迫感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脆弱的事物,警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在不稳定的环境中冒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项目,由于缺乏资金和资源,整个团队感觉像是“累卵之危”。我们不得不加倍努力,制定详细的计划,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写道:
苍穹之下风雨急,
累卵之危难自持。
一念之间波澜起,
安宁何处可寻觅。
在英语中,“a house of cards” 可以与“累卵之危”相比较,意指一种非常脆弱且容易倒塌的结构。尽管两者的文化背景和具体用法不同,但都传达了脆弱和不稳定的概念。
通过对“累卵之危”的分析,我深切体会到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想法时能够更精准地传达出脆弱和风险的概念。这一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警惕,关注那些看似稳定但实则脆弱的事物。
秦王之国,危如累卵,得臣则安。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要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造了三年还没有造好,弄得民不聊生,晋灵公还不准大臣劝谏。荀息想了一计,在晋灵公面前先用12个棋子垒在一起,然后在上面垒九个鸡蛋,最后鸡蛋倒下砸碎。晋灵公明白后下令停工
大兵见屯临潼关下,损兵杀将,大肆狂暴,真~,其祸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