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2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22:14
成语“累牍连篇”的字面意思是“层层叠叠的文章,篇幅连绵不绝”。它通常用来形容文章冗长、重复,或者在某一主题上反复叙述,给人以啰嗦的感觉。
“累牍连篇”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写作风格。古代文人注重文章的修辞和篇幅,常常以长篇大论来阐述观点,导致文章内容冗余。此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思考。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日常对话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它来批评某些作品的冗长;在学术论文中,学者可能用它来描述某些研究的重复性;在日常对话中,朋友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人讲故事时的乏味。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尤其是在古代,强调文采与修辞的传统导致了文章的冗长。这种趋势在现代社会中有所变化,现代人更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表达。因此,“累牍连篇”在现代社会中常被用作对冗长表述的批评,强调信息传递的效率。
“累牍连篇”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厌烦与疲惫。当听到或看到冗长的叙述时,往往会让人感到无聊和失去耐心。这种情感反应提醒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简洁与有效的沟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冗长的会议,会议中有的发言者不停地重复已有的信息,导致大家的注意力逐渐下降。这让我意识到,沟通时应注重信息的有效性,避免累牍连篇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累牍连篇”:
字字句句如流水,
叙述中却显累牍连篇。
何不简约言辞妙,
让心声于瞬间传。
在英语中,可以用“long-wind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某人讲话或写作时冗长而乏味。虽然不同文化中对冗长的态度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文化都认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对成语“累牍连篇”的学习,我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简洁与有效性的重要性。理解这一成语不仅帮助我增强了对汉语的掌握,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言简意赅的表达。
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狡狯之文,偶一为之,以资惩劝,亦无所不可;如~,动成卷卷帙,则非著书之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