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0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5:48
“斗酒百篇”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喝酒的量达到斗(古代的容积单位,约合十升),而且创作的诗文达到百篇。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饮酒作诗的才能和激情,强调在醉酒状态下创作出大量诗歌的能力。
“斗酒百篇”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李白以豪放的个性和高超的诗才而闻名,常常在饮酒中激发灵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成语体现了李白那种豪饮酒、作诗成性的风格,反映了他对酒与诗的热爱。
“斗酒百篇”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述作者在醉酒状态下的创作情景,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来形容朋友聚会时的畅饮与欢笑。在演讲中,可以用来比喻创作的激情,或在某个领域的成就。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酒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文人雅士交流感情、激发灵感的重要媒介。诗人们通过饮酒来抒发情感、激发创作灵感,因此“斗酒百篇”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创作能力,也体现了文人雅集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文学、艺术领域,强调激情与创作的关系。
“斗酒百篇”让我联想到那种豪情洒脱、肆意挥洒才华的情景。它传达出一种自由和狂放的精神,激励人们在创作中追求激情和灵感。同时,这个成语也让我想到饮酒的乐趣与文学的魅力,二者的结合使得艺术创作更加生动。
在一次文学创作的聚会上,我曾尝试以“斗酒百篇”的精神去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虽然酒量不大,但在轻松的氛围中,我写下了一首即兴的诗,感受到那种来自酒与诗的双重愉悦。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酒杯轻摇,诗情画意漫溢。饮一斗酒,醉一百篇,借着星光与月影,倾诉心中的梦想与渴望。恰似李白,豪情万丈,笔下生花,愿将愁苦化作诗行,流传千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unk with inspiration”或“writing under the influence”,虽然没有直接的对应成语,但同样强调了饮酒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国家的文人圈中都存在,反映了人们对酒与艺术的共同热爱。
通过对“斗酒百篇”的学与分析,我深刻体会到酒与诗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艺术创造的方式。它在语言学中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鼓励我在追求创作时,不拘一格,勇于探索。这一成语不仅富有历史文化意义,也在现代社会的表达中依然具有重要性。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唐才子传》卷二:“李白自言:‘斗酒百篇,醉后诗成。’”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五:“李白自言:‘斗酒百篇,醉后诗成。’”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自言:‘斗酒百篇,醉后诗成。’”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李白自言:‘斗酒百篇,醉后诗成。’”
《世说新语·文学》:“王夷甫尝曰:‘斗酒百篇,不如一斗粟。’”
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之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