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38:08
“绳趋尺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绳子来衡量、用尺子来步行。它形象地表达了在做事时要谨慎、稳重、按部就班,避免急于求成。基本含义是指在行事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不随意冒进。
“绳趋尺步”源于古代的生活实践,用绳子和尺子来测量和行走,体现了古代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所遵循的规范和秩序。它并没有明确的文献出处,但其理念可以在许多古文中找到,例如《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中都强调了循序渐进和谨慎行事的重要性。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稳重和谨慎的做事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商业、学术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倾向于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现代社会虽然越来越快节奏,但“绳趋尺步”的理念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理智和谨慎的态度更显得重要。
“绳趋尺步”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
在我的学*和工作过程中,我曾经因为急于完成任务而出现失误,后来的反思让我意识到应该更注重过程和细节。因此,我开始努力践行“绳趋尺步”的原则,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在某个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月明点滴绳趋尺,逐步登高意自闲。”这表明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时候,采取稳重的步伐,反而能更好地享受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意在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于稳重、谨慎的赞美,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智慧。
通过对“绳趋尺步”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中稳重和谨慎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处理事务时更加理智和从容。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这一原则,稳步前行。
而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
南宋时期,朝廷内部在朱熹倡导的“道学”上分为两派,权臣韩侂胄极力排斥朱熹,认为道学为伪学,道学代表结为死党,目的是想篡位。在这种情况下,道学代表们小心翼翼、一举一动都绳趋尺步。有人建议朱熹解散学堂,朱熹总是笑而不答
方是时,士之~,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