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18:59
成语“以石投卵”字面意思是用石头去投掷鸡蛋。其基本含义是用强大或粗暴的手段对待弱小的事物,结果往往是对弱者造成严重的损害,体现了一种不对等的冲突,通常用来形容不公平的斗争或不合理的攻击。
“以石投卵”源于古代的比喻,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不明确,但其意象非常形象,容易让人联想到强与弱之间的冲突。这个成语可能反映了古人对力量和脆弱之间关系的思考,虽然没有明确的文献出处,但在古代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类似的比喻常常被用来描述不平等的对抗。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反映了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而“以石投卵”则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强弱对立和不公正现象。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讨论社会问题、权力滥用或暴力行为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以石投卵”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公和无奈感,令人联想到弱者的悲惨境遇和强者的残酷。它在情感上引发对社会不平等的愤慨与对弱者的同情。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目睹过职场中一些领导以强硬手段对待员工,令人感到不满和不安。那时我就想到了“以石投卵”,这种不对等的关系让我意识到职场中存在的权力失衡。
在写作中,可以将“以石投卵”融入情节: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弱小的村庄如同鸡蛋般脆弱,面对强大的敌军,他们的反抗不过是以石投卵,终究难逃一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fight fire with fire”,都反映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对抗。不过,中文成语更强调的是不对称的攻击,带有更深的文化背景。
通过对“以石投卵”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强弱对立的复杂性和社会中潜在的不公。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扩展了表达的深度,使我在讨论社会问题时能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今之进讨,若以石投卵耳。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以石投卵,非勇也,知之者胜。”
《资治通鉴·汉纪》:“以石投卵,其势然也。”
《后汉书·耿弇传》:“以石投卵,必破无疑。”
《史记·项羽本纪》:“以石投卵,何惧之有?”
《战国策·齐策一》:“以石投卵,无不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