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9:15
“平居无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平常生活中没有事情”。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日常生活中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安静、平淡的生活状态。
成语“平居无事”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出处,但其构成的词语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使用。例如,许多古典诗词和文言文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反映出古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生活的反思。
“平居无事”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宁静和内心的平和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特别是在道教文化中尤为突出。因此,“平居无事”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们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成语所表达的状态变得愈发珍贵和稀有。
“平居无事”让我联想到一种简单而幸福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和安逸。它唤起了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尤其是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景。这种情感也促使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反思,如何找到内心的平和。
在我生活中,曾有一段时间非常忙碌,工作和学*占据了所有时间。后来,我开始主动寻找“平居无事”的时刻,安排一些静谧的读书时间,发现这种生活状态让我更有创造力和幸福感。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平居无事”:
晨光微露白云间,
书声淡映茶香闲。
平居无事心自宁,
岁月静好似水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dle”或“leisurely”,不过这些词汇并不完全涵盖“平居无事”的文化内涵。在西方文化中,闲暇常常被视为享受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可能没有那么深厚的哲学背景。
通过对“平居无事”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对我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恛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宋史·文彦博传》:“彦博平居无事,好为诗文,尤工于词赋。”
《晋书·王导传》:“导平居无事,好为文章,尤善《易》、《老》。”
《后汉书·班超传》:“超平居无事,好学不倦,尤善《左氏春秋》。”
《汉书·王莽传上》:“莽平居无事,好为大言,自谓当世之士,莫己若者。”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富于财,平居无事,好客自喜。”
~,辄有馈遗,四方所献美酪异馔,无不分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