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55:19
最后更新时间:
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明史·海瑞传》:“瑞独上疏曰:‘陛下诚知两宫之不可废,则宜急图所以善后之策。不然,臣恐廷臣之谋,终不出于二者:其一,请复储以塞外人之望;其一,请立皇子以定国本。二者必居其一,而皆非陛下之福也。’”
《宋史·岳飞传》:“飞曰:‘金人与刘豫相表里,内实畏二帝,外示骄惰,不过欲计画中原耳。臣愿提兵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叛将。叛将既还,遣王师前进,彼必弃汴而走河北,京畿、陕右可以尽复。至于京东诸郡,陛下付之韩世忠、张俊,亦可便下。如此,则大河以南,彼无遗类。陛下绍兴初志可伸也。不然,臣无生理。二者必居其一。’”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五年》:“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上曰:‘善。’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上笑曰:‘吾乃今知所以胜之矣。二者必居其一也。’”
《史记·项羽本纪》:“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吾属皆为虏矣。二者必居其一。”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二者必居其一也。”
战国时期,孟子带学生去齐国,提了建议不被采纳就离开齐国,齐王送他100金,他推辞不受。而到了宋国却接受70金,到了薛国接受50金。学生陈臻对此不解,这两种行为对错二者必居其一。孟子耐心地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陈臻认为有道理
而如果要谈判,则只有取消这个毫无理由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