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9:20
“平川旷野”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平坦的原野和广阔的野外。引申含义为开阔、空旷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没有障碍物的广袤场地。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不详,但它的构成词汇“平川”和“旷野”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反映了传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描绘。可以推测其使用源于人们对广袤土地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可能出现在古典诗词和散文中。
“平川旷野”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然景观的描绘常常与哲学思想相结合,平川旷野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也代表了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开阔。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城市化进程加快,平川旷野的意象依然被人们所向往,象征着逃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愿望。
“平川旷野”给人的感觉是开阔、自由和宁静,让人联想到无尽的可能性和梦想。在思维和表达中,它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我曾经在一次旅行中,来到一片平川旷野,那里的天空湛蓝,草地翠绿,给我带来了久违的放松与愉悦。此后,我常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对大自然的向往。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漫步于平川旷野,微风拂面,心中涌起无限畅想:
“平川旷野如诗如画,心灵的港湾,放飞梦想的地方。”
在英语中,可以用“vast expanse”或“open plai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直接翻译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平川旷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但同样体现了开阔和宽广的概念。
通过对“平川旷野”的学,我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这个成语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运用这样生动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的精髓。
若平原旷野相逢,契丹抄掠我军粮,则我军不战而溃。
《清史稿·地理志》:“自北京以北,平川旷野,无复关隘之限。”
《明史·地理志》:“自开封以南,平川旷野,无复丘陵之阻。”
《宋史·地理志》:“自洛阳以西,平川旷野,无复山川之限。”
《资治通鉴·唐纪》:“自潼关以东,平川旷野,唐兵大集。”
《水经注·河水》:“自黄河以东,平川旷野,无复险阻。”
遥望山前~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