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6:12
成语“硕大无朋”由四个字组成,其中“硕大”意指非常大、巨大,而“无朋”则意为没有可以相比的对象。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形容某物的巨大程度超乎寻常,无法与之匹敌,常用于强调事物的规模、体量或影响力。
“硕大无朋”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故君子之道,硕大无朋。”在这段文字中,表达了君子所追求的理想和境界的伟大和独特。庄子在其哲学中强调自然和真实的状态,倡导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观。
“硕大无朋”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硕大无朋”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一种对伟大事物的赞美,常常用于描述国家、民族的成就。在现代社会,虽多用于形容物质或精神上的巨大成就,但仍需注意不过度夸大,以免引起反感。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自然界的宏伟景象,比如高耸的山峰、广阔的海洋,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一种震撼与敬畏。同时,它也让我想到人生中的某些伟大成就,使人感到鼓舞和激励。
在一次旅游中,我站在一座壮观的山脉前,心中不由得涌起“硕大无朋”的感慨。那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让我意识到自然的伟大,也让我反思了人类的渺小。
在一个诗歌创作中,我尝试使用“硕大无朋”:
山川如海,气势磅礴,
硕大无朋,天地共舞。
晨曦初升,光辉闪烁,
心中梦想,永不止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unparalleled”或“incomparable”,都传达了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意思。虽然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对伟大事物的赞美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硕大无朋”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力量。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事物规模的描述,更是对人类追求卓越和理想的体现。在语言学中,掌握成语的使用能够增强我的表达能力,使我的交流更加生动和有趣。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文心雕龙·颂赞》:“至于扬雄《羽猎》,班固《两都》,张衡《西京》,左思《三都》,此四子者,皆‘硕大无朋’,而文采炳焕。”
《文选·张衡〈西京赋〉》:“于是相如闻之,往从之游,作《子虚》之赋,以为‘硕大无朋’。”
《汉书·扬雄传赞》:“扬雄以为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以为‘硕大无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相如曰:‘此赋颇采邹、枚之流,然其文辞丽雅,非复邹、枚之旧也。’上善之,以为‘硕大无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有疾,卜之,曰:‘硕大无朋。’”
这只南瓜重达200余斤,真是~。